电池人生(小小说)
文/汤文来
2015年的夏天,宁德时代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。曾毓群站在投影屏幕前,眉头紧锁地盯着那些断崖式下跌的销售曲线。韩国电池企业的低价倾销策略如同一记重拳,打得他们措手不及。
"曾总,这个月我们的订单量下降了40%,再这样下去..."市场部总监陈明的声音越来越低,最后化作了沉默。
曾毓群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节奏越来越快。他今年四十七岁,鬓角已见斑白,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,此刻却布满了血丝。作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危机的严重性。
"他们这是在玩火。"曾毓群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而坚定,"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抢占市场,最终只会两败俱伤。"
财务总监李强推了推眼镜:"问题是,我们可能比他们先倒下。根据测算,按照现在的订单量,我们的现金流最多支撑三个月。"
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又下降了几度。曾毓群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,看到了同样的忧虑和不安。五年前,当他们从ATL独立出来成立宁德时代时,谁也没想到会面临今天这样的生死考验。
"给我两周时间。"曾毓群突然站起身,"我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技术路线。如果他们想打价格战,我们就用技术还击。"
散会后,曾毓群独自留在会议室,盯着窗外的暴雨。手机震动起来,是妻子林梅发来的消息:"检查结果不太好,医生建议尽快手术。"
曾毓群的心猛地一沉。林梅的甲状腺问题已经持续半年了,他一直忙于工作,没能陪她好好检查。现在,公司面临生死存亡,妻子又需要手术,两座大山同时压来,让他几乎喘不过气。
实验室里,曾毓群和他的核心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36小时。咖啡杯和快餐盒堆满了角落的垃圾桶,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化学方程式和性能参数。
"再来一次。"曾毓群的声音有些嘶哑,"把镍的比例提高到80%,钴降到10%,再试试看。"
年轻的研究员小王揉了揉发红的眼睛:"曾总,这已经是第二十七次了,能量密度还是达不到要求..."
"那就第二十八次。"曾毓群脱下西装外套,卷起衬衫袖子亲自操作设备,"我们不能在能量密度和成本上同时让步。要么突破,要么淘汰,没有中间选项。"
他的手机又响了,是医院打来的。曾毓群看了一眼,按下拒接键,继续调整实验参数。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医院,但此刻实验室里的每一个数据都可能关系到数百名员工的饭碗。
凌晨三点,大多数人都已疲惫不堪。曾毓群让团队其他人先去休息,自己留下来整理数据。当他翻到一组被忽略的测试结果时,突然僵住了。
"这...这不可能..."他喃喃自语,急忙重新计算数据,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地跳动。计算结果确认了他的发现——在特定温度条件下,某种材料组合的能量密度比常规配方高出15%,而成本却降低了20%。
曾毓群的手微微发抖,他立刻拨通了团队首席化学家张教授的电话:"老张,我发现了一些东西,你得马上过来看!"
第二天清晨,当团队成员陆续回到实验室时,发现曾毓群和张教授正兴奋地讨论着什么,两人脸上都挂着久违的笑容。
"我们找到突破口了!"曾毓群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,"不是通过降低成本,而是通过提高性能!汽车厂商愿意为更长的续航里程支付溢价,这才是我们的出路!"
接下来的两周,整个技术团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。曾毓群几乎住在了实验室,只有深夜才抽空去医院看一眼熟睡中的妻子。林梅从未抱怨,但每次看到她独自躺在病床上的身影,曾毓群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。
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公司。董事会决定孤注一掷,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新产品的量产准备。曾毓群的压力更大了,因为这次失败意味着一切结束。
量产前夜,曾毓群终于抽出时间陪林梅吃了顿完整的晚餐。医院的餐桌上,林梅轻轻握住丈夫颤抖的手:"你瘦了。"
"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。"曾毓群勉强笑了笑,"新产品明天就要量产测试了。"
林梅点点头:"会成功的。你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。"
曾毓群想说些什么,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。他低头看着妻子手腕上的住院手环,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关心她了。
"手术...定在下周三。"林梅轻声说,"如果你忙的话,我妹妹可以来陪我。"
曾毓群握紧妻子的手:"我会在那里的,我保证。"
第二天,量产测试如期进行。当第一块新型电池走下生产线,测试数据出现在大屏幕上时,整个车间爆发出欢呼声。能量密度超出预期8%,成本比韩国对手低了12%,这简直是奇迹!
曾毓群站在欢呼的人群中,突然感到一阵眩晕。连续多日的超负荷工作终于击垮了他,他勉强扶住墙壁才没有倒下。
三个月后,宁德时代凭借新产品成功拿下了德国汽车巨头的大单,一举扭转了颓势。在庆功宴上,董事长拍着曾毓群的肩膀说:"老曾啊,这次多亏了你,公司才活了下来。"
曾毓群摇摇头:"是团队的力量。我只是...没有放弃而已。"
那天晚上,他早早离开了庆功宴,开车来到医院。林梅的手术很成功,正在康复中。曾毓群轻轻推开病房门,看到妻子正在窗边看书,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侧脸上。
"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?"林梅惊讶地问。
曾毓群走到妻子身边,握住她的手:"突然想起来,我答应过要陪你一起看一次日落。"
窗外,宁德时代的工厂在夕阳下熠熠生辉。曾毓群知道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,但此刻,他只想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幸福。电